欢迎进入人工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人力资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加轻便、高效、经济的人力资源服务
半岛BD体育行业动态丨民政部公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各界征求意见
发布时间:2024-07-08 08:56
  |  
阅读量:

  2023年12月29日修改的慈善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个人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求助人和信息发布人应当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不得通过虚构、隐瞒事实等方式骗取救助。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的平台应当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对通过其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实性进行查验,并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网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另行制定”。

  为贯彻落实修改后的慈善法有关规定,加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保护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捐助人的合法权益,民政部会同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了《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

  6月19日,民政部公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19日。

  此办法的制定,与各慈善组织合规开展个案救助类项目以及相关公开募捐工作密切相关,我们呼吁广大公益慈善界同仁踊跃参与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活动,进一步推动包含《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在内的《慈善法》配套规定向更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

  ▲说明:本文主要内容来自民政部网站。您可以直接点击本文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征求意见页面,下载附件、提交意见建议。

  民政部关于《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了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现将民政部会同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金融监管总局起草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众如有修改意见,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一、登录民政部网站(网址:),点击首页上方导航栏“交流互动”,进入“征求意见”栏(或直接点击首页右下方“征求意见”栏),随后点击《民政部关于〈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交意见。

  二、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邮件标题请注明“《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三、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南大街6号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邮政编码:100721),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第一条为加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保护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捐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是指专门为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个人,提供真实性查验后的求助信息发布和捐助资金归集、管理、拨付等服务的网络平台。

  未经指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名义开展活动,不得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

  (二)已办理公安机关联网备案手续,并依法开展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安全评估;

  (三)网络安全保护等级不低于三级,并取得公安机关出具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保护备案证明;

  (四)只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有功能完备的业务系统,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具备查验通过其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实性的能力;

  (五)已制定健全的服务协议、求助信息发布规则、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等平台规则文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际经营或者开展活动二年以上;其中,运营主体为公司的,申请时已经实缴的注册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

  (三)履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取得ICP备案编号并在有效期内;涉及经营电信业务的,还应当取得电信主管部门核发的、在有效期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四)保证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相对独立性,规范关联业务,建立风险隔离机制;

  (六)无严重违法失信记录,未受到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等行政处罚。

  国务院民政部门组建评审委员会,确定拟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满后,国务院民政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名单。

  国务院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指定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公布名单,评审和公示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三十日内。

  第七条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名单公布后,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在六十日内向社会提供服务。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遵循合法、诚信、自愿、公平、公开的原则,为求助人、信息发布人和捐助人提供服务。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不得对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捐助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八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公序良俗,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防范和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不良信息,不得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九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实时巡察等制度,及时发现、处置违法有害信息。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个人信息处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按规定通知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和个人。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对求助信息的保存时间自求助完成之日起不少于五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在显著位置公布平台规则文件。对平台规则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在调整前向国务院民政部门报告。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在求助人、信息发布人同意平台规则以及捐助资金使用、退回等约定后,向其提供服务。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明确告知求助人、信息发布人对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明确告知求助人、信息发布人不得通过虚构、隐瞒事实等方式骗取救助。

  第十一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要求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提交下列求助信息和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查验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后,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求助人必要的身份信息、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求助目标金额及用途等信息,开通筹资渠道。

  第十三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归集的捐助资金应当由专用存款账户管理、专项使用。专用存款账户出现变更、注销、撤销等情况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民政部门报告。

  除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收取的服务费用、无法原路退回的捐助资金等情形外,专用存款账户归集的捐助资金仅可向求助人提供的本人、医院等的账户转账,不得向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运营主体的账户转账。

  第十四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建立审核机制,加强对捐助资金拨付的审核,并及时向求助人拨付捐助资金。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监督求助人按照求助用途使用捐助资金,要求求助人、信息发布人及时更新捐助资金使用情况。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在求助人筹集的捐助资金达到目标金额或者求助目的已经实现、消失时,及时关闭筹资渠道。

  第十五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要求相关责任人退回求助人因求助目的实现、消失而尚未支出的捐助资金并退还捐助人。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发现求助人、信息发布人通过虚构、隐瞒事实等方式骗取救助或者挪用捐助资金的,应当及时终止服务,要求相关责任人退回已经拨付的捐助资金并退还捐助人。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以帮助求助人、推广求助信息等名义索取捐助资金抽成、套取捐助资金等行为。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发现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涉嫌诈骗等犯罪行为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第十六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每个求助人相关的资金筹集、拨付、使用、退回等信息。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收取费用的,应当根据保本或者微利的原则,合理确定收费项目、项目内容、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并向社会公开。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明确告知用户并经用户同意后方可收费半岛BD体育,不得采用用户默认同意的方式收费,不得变相收费,不得搭售其他服务、捆绑收费。

  第十八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将专用存款账户中捐助资金产生的孳息,捐赠给慈善组织并向社会公开相关情况。

  第十九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应当严格遵守金融管理部门相关规定,不得从事非法金融活动。

  (三)利用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求助人、信息发布人发布求助信息;

  (四)伪造、擅自变更有关求助信息,或者为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五)泄露或者不当使用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捐助人未公布的个人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

  (八)索取、收受求助人、半岛BD体育信息发布人给予的服务协议约定外的酬金、其他财物,或者谋取其他非法利益;

  第二十一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公布投诉、举报方式,在服务页面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

  第二十二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捐助人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第二十三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于每年6月30日前向国务院民政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每半年向社会公开一次其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的情况。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家网信、国务院电信主管、金融监管等部门以及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协同加强对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民政、国家网信、国务院电信主管、金融监管等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对涉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及其运营主体,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三)向与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业务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与监督管理有关的情况;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及其运营主体涉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国务院民政、国家网信、国务院电信主管、金融监管等部门或者省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对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说明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十六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遵守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公信力。

  第二十七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及其运营主体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国务院民政、国家网信、国务院电信主管、金融监管等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及其运营主体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国家网信部门依法采取限制从事网络信息服务、网上行为限制、行业禁入等措施,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依法采取断开网络连接、关闭网站、吊销经营许可证等措施。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禁止其一年至五年内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工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国务院民政等部门发现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涉嫌非法集资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存管银行。存管银行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存管协议约定,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

  第二十九条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取消指定,并向社会公告:

  (三)违反本办法规定,国务院民政、国家网信、国务院电信主管、金融监管等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四)其他部门向国务院民政部门通报存在违法行为或者突出安全风险,不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指定条件的;

  (五)向国务院民政部门申请终止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并经国务院民政部门同意的。

  第三十条被取消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发布取消指定公告的当日,在平台显著位置告知社会公众,不得继续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仅可处理存量业务。

  被取消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在六十日内妥善处理存量业务,完成尚未拨付的捐助资金的拨付,督促相关责任人退回求助人因求助目的实现、消失而尚未支出的捐助资金并退还捐助人;应当将因特殊原因不能拨付求助人和退还捐助人的捐助资金,捐赠给慈善组织并向社会公开相关情况。

  第三十一条未经指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擅自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网信、电信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2023年12月29日修改的慈善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个人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求助人和信息发布人应当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不得通过虚构、隐瞒事实等方式骗取救助。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的平台应当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指定,对通过其发布的求助信息真实性进行查验,并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网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另行制定”。

  为贯彻落实修改后的慈善法有关规定,加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保护求助人、信息发布人、捐助人的合法权益,民政部会同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了《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目前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一)明确了办法的适用范围(第二条),规定了申请指定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了国务院民政部门的指定程序和时限(第六条)。

  (二)明确了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应当遵守的原则和要求(第七条至第九条),规定了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服务规范(第十条至第十九条),强调了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及其工作人员的禁止性行为(第二十条),明确了投诉、举报和纠纷解决途径(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

  (三)细化了对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监管措施(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六条),规定了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及其运营主体、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第二十七条至第二十九条),明确了对被取消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的要求(第三十条),规定了未经指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擅自从事个人求助网络服务的法律责任(第三十一条)。